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sia,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超过一个月或在十二月中累计超过十二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胃动力下降、胃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以及精神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所以当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睡眠不佳、休息不好、烟酒刺激时更容易发病。而且,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疑病等表现。随着都市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目前国内外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也越来越多。
腹胀、早饱、嗳气等是消化不良的症状,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因此这些症状比较多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时腹胀、早饱、嗳气等症状很严重,或反复发作,但一般不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器质性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及胰腺疾病等也可以存在以上症状。因此医生在明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时,会建议患者做一些检查如胃镜、B超等用于帮助诊断。如果各项相关检查都没有问题,而且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这4种症状至少一种)至少已存在数月,最近3个月内发作频繁,那么就可以说是得了功能性消化不良了。
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治?
临床实践中,有部分患者症状表现很复杂,有些患者空腹和餐后均有症状(往往少量进食可减轻症状,继续进餐症状加重),对这些患者可联合使用抑酸药和促动力药。对一些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给予小剂量抗抑郁治疗(如黛力新)或心理干预治疗。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可能有效。
促动力药是一些能增强胃肠运动的药物,除了应用多年的吗叮啉等之外,目前较新的促动力药主要有伊托必利。抑酸药是一些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由叫“替丁”和“拉唑”的药物组成,比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通常来说,“拉唑”比“替丁”的抑酸作用更强大些,对改善患者的腹痛等症状有较满意的疗效。
要让治疗更有效,需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认识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虽然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影响生活质量,但不影响生命;2.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和情绪稳定,戒烟酒;3.少食用易引起腹胀的食品如汽水、可乐等,减少胃肠道内的气体;4.减少不宜消化食物、刺激性食物摄入如大量脂肪、蛋白质、甜点、豆制品、薯类;5.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Copyright 2011 成都市华川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2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