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是老年人朋友常见的代谢疾病,对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会引发很多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肾脏功能紊乱等,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医生介绍, 男女代谢产物存在很多区别,所以我们在预防糖尿病的时候也要区分对待。
男性糖尿病的病因及早期症状
遗传: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已被公认。国内外许多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发病率显着高于普通人群,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人中遗传因素更为明显。ⅱ型糖尿病基因的遗传占主要地位,其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且是多基因遗传(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致病基因)。把异常基因遗传下去,使后代具有糖尿病易感性,在遇有外因如肥胖等情况下就会发展成糖尿病。
过早发生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对过早发生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的男性出现原因不明的昏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等,均应想到其基础病因有糖尿病的可能。手术、麻醉以及病人受到重大创伤时,对机体都是应激因素,均可使肾上腺素及糖类皮质类固醇分泌增多,使血糖升高,如果是糖尿病易发人群即可诱发糖尿病,正常人群应激状态过后血糖便可恢复正常。
不良生活习惯:抽烟喝酒是增加患病率的重要诱因之一,男性所占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列明显高于女性,因此患病风险更高。肥胖也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抽烟、喝酒,缺少运动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摄入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导致男性的肥胖多为向心性肥胖。而这种肥胖更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饮食结构一般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同时,高脂肪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
压力大:传统观念赋予了男人更多的责任,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社会以及家庭压力,焦虑与压力长期得不到平衡与释放,很容易引发代谢功能失调,正常的糖耐量受到影响出现胰岛素抵抗,进而造成血糖升高。
日常预防:女性多两个危险期
男女都应做到早检查早预防,定期进行体检,长期进行监测。此外,针对患病风险因素的不同,男女在预防上也要做到有的放矢。
男性尽量避免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争取做到规律生活;坚持长期定量有氧运动,维持住自己的体重,别让自己长啤酒肚;学会选择正确的方式去释放压力,好心态是阻挠“病魔上身”的重要法宝。
女人由于内分泌系统代谢的特殊性,在两个阶段最容易被糖尿病缠上,更应做好预防。一是妊娠期。这时女性的糖耐量较正常人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此时胎盘中的激素也会直接作用于母体,所以孕妇的血糖很容易升高,导致患上2型糖尿病。建议孕期总体重增加不宜超过10公斤,以每月不超过2公斤为宜。所有妊娠女性应在孕24—28周进行糖耐量试验,筛查糖尿病,还要避免高龄怀孕。
二是绝经后的更年期。由于女性自然闭经后体内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衡,导致身体代谢调节能力下降。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建议更年期女性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少吃多动,最好坚持每天半小时的出汗运动,对于骨质疏松也不能忽视,近一半的女糖友会伴有骨密度降低。
女性要防心脑血管疾病
男女生理各有不同,同样是糖友,女糖友却更易受伤;血糖常波动。女性糖友在月经期时,血糖会明显波动。一般在月经前血糖升高3—5天。周期性的血糖波动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因此在行经前几天应加注意,遵医嘱改变药物剂量。
尿路生殖器感染更频繁。血糖高,随之尿糖含量也会增加,尿呈酸性环境,细菌又极易在酸性环境下生长而引发感染,而女性生殖结构的特殊性给真菌的生长繁殖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尿路感染反复发作还容易加重肾功能的损伤。
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由于生理上的优势,女性受到雌激素的保护,相对于同龄男性而言,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明显降低。但如果女性患上糖尿病就会失去这种保护。糖尿病使男性发病风险增3倍,却使女性发病风险增加6倍。因此,糖友要定期做心电图等检查,必要时可能还需要通过冠脉造影确诊。
Copyright 2011 成都市华川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2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