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更年期是由壮年到老年的过渡时间,在此期间妇女生殖功能逐渐减退直到最后消失。妇女更年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是在45岁左右,其持续时间也是长短不一,可由几个月到数年。部分妇女在“绝经”前后伴随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月经紊乱、眩晕耳鸣、烘热汗出、面红潮热、烦躁易怒、肢面浮肿等各种症状,称为“经断前后证候”,又称“经断前后诸症”。这一系列的症状就是人们常说的“更年期综合征”。
女性更年期分为三个阶段
(1)绝经前期:此时月经尚未停止,卵巢功能已开始衰退,卵巢中还有一些卵泡在发育,却不能达到成熟的阶段,因而大多数月经周期都没有排卵。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没有规律,月经量逐渐减少。
(2)绝经期:即月经停止的时期。一般认为年龄在45岁以上,月经停止已达一年者才算作绝经,此时卵巢内分泌功能尚未完全丧失。
(3)绝经后期:是指月经停止后至卵巢功能完全消失的时期。此为进入老年期之前的阶段,卵巢功能消失时,即是妇女老年期的开始。由于每个妇女遗传、体质、营养、生活和工作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妇女更年期究竟从什么时间开始是很难确定的。一般说来,绝经前期开始于45岁左右,持续2-4后进入绝经期。绝经后期持续6-8年。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有的妇女在40岁以前就闭经,这称为“早绝经”。还有的妇女55岁以后才闭经,这称为“晚绝经”。
女性更年期的症状类别
本病表现有轻有重,有的单见一种症状,有的多种表现共存,少数病人还有可能出现个性特征改变,甚者可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其症状持续时间也有长有短,短则数月半载,长则可达数年之久。故《内经》中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绝经前后证候多以肾虚精亏,心脾不足,肝失调、阴阳俱虚等;非常形象地叙述了妇女更年时期的生理及形态的变化。
(1)肝肾阴虚:素体虚弱,或因疾病,产育过多,七情过极等,致使营阴暗耗,精血亏虚,而出现本类证候。
(2)脾肾阳虚:素体脾肾不足,或因劳累过度,房事不节,久病损伤等,致使阳虚内寒,脏腑功能衰退而致本病。
(3)阴阳俱虚:绝经之际,精血亏虚,肾阳失温。真阴真阳亏虚,不能激发、推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致诸症丛生。
(4)心脾两虚:素日心脾不足,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复断经之年肾虚精亏,脏腑机能减退,更致心脾不足,故而为病。
(5)心肾不交:经断之时,真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妄动,心火又不能下归于肾,心肾不能相交,以致使心肾失济而成本病。
(6)阴血亏虚:素日心脾不足,或思虑过度,耗伤阴血,年至七七,阴血益亏,不能濡养心神,故而出现本类证候。
(7)肝郁脾虚:素体情怀不舒,肝气郁结,经绝之际,脾虚气弱,易致肝气乘脾而形成本病。
(8)冲任不固:冲任气虚,功能不足,不能制约固摄经血,从而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反复出血。失血既多又可累及心、肝、脾、肾,引起本类证候的发生。
(9)气郁痰结:情志抑郁不舒,肝气郁结,水湿运行受阻,聚湿为痰,痰气互结,阻遏气机升降,而导致本病。
以上就是女性生理机能退化后出现的更年期。如果在生育年龄的妇女,因为卵巢癌瘤或盆腔的改变,手术切除了卵巢,或因病作放射治疗,卵巢功能受到破坏,也可造成月经停止。这种情况一般称之为“人工绝经”。对于妇女来说,它们的功能是主持月经及胎孕,也代表了卵巢功能。妇女到了49岁左右,天癸竭止,就是说天癸产生减少或不再产生,冲任二脉功能衰退,而使月经闭止,生殖功能丧失,也就是进入更年期了。
Copyright 2011 成都市华川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2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