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邮箱:768296168@qq.com 医院电话:028-8438 6875
中医:治“夏病”常用辛凉清解法
发布时间:2019-06-14     发布人:中医科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由于气温和环境影响加之自身体质较弱容易患上不同症状的疾病,多出现中暑症状,不同程度的头昏,肢软乏力、多汗、发热、口干,食欲不振,甚则大便溏泻,腹痛不适等。令人们在夏季往往表现出多种不适,因此,我们要提醒大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另外,要常备有解暑的正气水等。

  出现以上症状,主要由于人们体质虚弱无法抵抗夏季炎热的高温,又加上饮食的不节常有食欲不振情况出现,导致体能较差,身体虚弱血虚等情况,出现脾胃不和。还有就是夏季天气长,晚上睡眠时间短导致人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因此造成人们容易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中医:夏病该如何调理

  治疗“夏病”,症在上焦,用辛凉清解法,常用竹叶、连翘、薄荷、栀子、沙参、荷叶、藿香、佩兰治之。病在中焦,以醒湿健脾为主,常用滑石、白豆蔻、陈皮、半夏、藿香、川厚朴、茯苓、神曲等品。病在下焦,可温行祛寒,药用桂枝、茯苓、猪苓、泽泻、白术、滑石、木通等品。

  此方有清暑益阴,疏导三焦水道,健脾利湿,调和肠胃的作用。方以藿香、荷叶、佩兰,芳香化湿,去暑湿而疏腠理;滑石、茯苓味淡可渗湿利小便,使湿从小便而解;太子参益气扶正;黄芩苦寒以清热解毒;麦冬、甘草生津养阴;菊花平肝以清头目;苍术祛湿健脾;白豆蔻化中焦湿浊以醒脾;神曲消食健脾,以运中宫。热甚加金银花、连翘;呕吐加半夏;泻痢加黄连;腹胀加大腹皮、枳壳;咳嗽加杏仁、桔梗。

  治疗“夏病”虽病因单纯,但也以辩证治疗,分清虚热之症,在饮食、生活中多加以调理,方能有较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
    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我院特别开设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各科室医生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 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您也可以拨打咨询健康热线 028-8438-6875 直接与医生述说病情。

咨询电话:028-8438 6875

投诉电话:028-8430 0559

体检预约
联系我们
  • 医院地址:成都市跳蹬河北路185号
  • 邮 编:610000
  • 咨询电话:028-8438 6875
  • 投诉电话:028-8433 8846
营业时间
  • 星期一至星期日:8:30AM-17:30PM

Copyright 2011 成都市华川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213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