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邮箱:768296168@qq.com 医院电话:028-8438 6875
照顾老人一定要警惕这些误区
发布时间:2018-09-03     发布人:院办
 不少人认为,上了年纪,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跟老人讲话要拉高声音才听得到;老人要常吃烂烂的食物,才会比较好消化;其实这些认知都是错的。照顾老人的健康时,要警惕很多错误的观念与做法。

误区一:老人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调查发现,高达78%的人误以为老人走路越来越慢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常见的误区,反而让平衡感不好、关节疼痛、视力差等真正让走路变慢的原因被掩盖,而忽略应该到医院就诊寻求治疗。

误区二:跟老人说话要拉高声调。当照顾老人时,很多人以为只要在老人家耳朵旁尖声大喊,就能让耳背越来越严重的老人听得清楚。其实,这样做会造成反效果。和老人说话时,声音可以大声,但是要用低沉、慢速的方式,才能让老人听得清楚。

误区三: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超过五成的人误以为年纪大了,晚上就会睡不好。实际上,这是因为生理变化,老人睡眠时间会整体提前。换句话说,早睡的老人理论上就会早起,可是却常被认为是失眠或睡不好。

误区四:老人应该吃糊糊烂烂的食物,比较好消化。调查发现,半数的人认为要让老人容易消化,最好将食物处理得糊烂。实际上,常吃糊烂的食物,会因为缺乏色、香、味,而让食欲减低,反而造成老人营养不良。

误区五:吃氨基葡萄糖可以治愈或预防骨质疏松。调查发现,30.7%的民众认为氨基葡萄糖可以治愈骨质疏松。根据国外的研究,氨基葡萄糖不能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只对修复关节软骨退化有帮助。

误区六:补充银杏能预防老年痴呆。国外调查显示,银杏萃取物只能对已经有老痴的患者具有某种程度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没有老痴的人,则是无法预防的。但是在调查中却发现,近一半的人认为银杏能预防老痴。

误区七:老人每天都应该排便。很多人以为一定要每天上大号才正常,否则就是有便秘的问题。这种想法是错的,只要规律排便,即使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算正常。

“即使每天都排便也不代表没有便秘,没有每天排便也不代表便秘,”据专家分析,便秘的定义除了看次数(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还要看品质,像是排便时是否费力、粪便呈团块状、解便不干净的感觉、肛门阻塞感、甚至需要用手协助排便等等。而且,有些疾病、药物或生活方式会加重便秘问题,例如钙片、铁剂、止痛药、安眠药、胃药、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肛门疼痛或痔疮、缺乏活动、喝水量过少等等。

专家指出:大多数人对于照顾老人健康存有许多错误认知。例如,老人普遍对于保健食品的预期与期待过高,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与常见的慢性病药物产生交互影响的风险。照顾老人时,需要学习专业科学的保健知识,这样才能提高生活品质。
 
温馨提示:
    为了方便患者及有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我院特别开设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各科室医生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 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在线咨询
    您也可以拨打咨询健康热线 028-8438-6875 直接与医生述说病情。

咨询电话:028-8438 6875

投诉电话:028-8430 0559

体检预约
联系我们
  • 医院地址:成都市跳蹬河北路185号
  • 邮 编:610000
  • 咨询电话:028-8438 6875
  • 投诉电话:028-8433 8846
营业时间
  • 星期一至星期日:8:30AM-17:30PM

Copyright 2011 成都市华川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8021386号